22岁的法国姑娘布瓦松通弘网 ,世界排名361位,首次参加法网正赛,就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,她连续击败了两位TOP10选手,最终遗憾止步半决赛。
两周飙升近300个名次,即时排名来到65位的布瓦松,被认为是本届法网最大的黑马,独特的正手上旋球、思路清晰的回球路线以及勤勉的跑动,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
但是她却说——
“我不认为这是个奇迹。
我当然是幸运的,但我之所以能走到这里,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。
从我第一天开始打网球就勤勉不休的努力;我去年伤病之后为了康复所作出一切的努力……
这都是努力的结果,与其他无关,仅此而已。”
法网的中央球场——菲利普·夏蒂埃球场里,镌刻着法国民族英雄罗兰·加洛斯留下的这样一句名言:“胜利属于最坚韧不拔之人”。
毫无疑问,红土之神纳达尔,绝对是对这句名言最好的诠释者,今年的法网,也特意为他举办了令人动容的退役仪式。
但或许,比起这样隆重的形式主义,纳达尔更希望看到,在这块球场上,能够有新一代的选手,真正地去继承他的不屈意志,以及永远追求挑战自我的奋斗精神。
幸运的是,今年的法网赛场上,确实出现了这样一个人,她就是布瓦松。
这位22岁的法国姑娘,一次次地给球迷们制造着惊喜——她接连击败了世界排名22的梅尔滕斯、世界排名第3的佩古拉和世界排名第6的米拉·安德烈耶娃,强势杀入法网半决赛。
而在凌晨结束的半决赛里,布瓦松被实力更胜一筹的高芙横扫,没能将自己的奇迹之旅延续。
比赛结束后,她用球拍敲了敲自己的脑袋,显得非常沮丧,不过现场观众们并没有对这位失败者吝惜掌声,因为她的这份战绩,已经足够令人动容。
尤其是对一位手持外卡参赛、世界排名仅仅只有361、甚至此前还从未参加过任何大满贯正赛的选手来说,这个夏天,她在罗兰·加洛斯球场里留下的闪耀足迹,已经完全足以成为法网辉煌历史中的一页动人篇章。
而又有谁能想到,仅仅是九个月之前,这位姑娘竟然还躺在病床上,正在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而担忧呢?
故事要从去年五月的圣马洛说起。
当时世界排名第191位、持外卡出战的布瓦松,第一次捧起了WTA125的冠军奖杯,笑得像个孩子——这是她第一次拿到WTA巡回赛的女单冠军,一切都如梦幻般不真实。
毕竟,这位姑娘的天赋着实算不上出众,在青少年时期的最高排名只有171,职业生涯自然得从ITF起步,而15岁就出道的她,一直辗转于ITF和WTA低级别赛事。
凭借这个冠军,布瓦松收获法网正赛外卡,然而命运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——在即将开启大满贯首秀的前一周,布瓦松因为前交叉韧带撕裂,不得不接受手术。
法网瞬间梦碎,布瓦松的心情坠入谷底:“过去这一周在情感上非常艰难,感觉一切都停滞了,毫无意义。”
最终,她只能默默地接受长达九个月的康复期。
尽管有些无奈,也有些愤懑,但布瓦松还是在自己的社媒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来激励自己:“一周的时间,从举起奖杯到躺在病床上,我经历了最极端的起落。但这是命运给我的路,现在是时候用自律来让自己重回巅峰了!”
自律,写在纸上是轻飘飘的两个字,但要完全执行起来往往重如千钧。
感受关节的活动,唤醒萎缩的肌肉,重新学习走路,再到恢复训练和找回比赛的感觉,没有一项是轻松和容易的。
更别提因为长期的复建通弘网 ,排名下滑,没有稳定的收入,甚至一度开不出教练的工资——最后靠着法国网球协会的资助,她才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。
但她没有抱怨,也没有崩溃,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,迎接命运给予她的考验。
在腿脚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日子里,布瓦松也没有放松下来,而是大胆地选择尝试神经运动训练,戴着虚拟现实头盔练反应,对着频闪灯光捕捉网球的轨迹,和教练玩扔抛球来锻炼手眼的协调……
她说:“比赛不是谁打得猛,是谁反应快,我练的是脑子。”
就这样,九个月之后,她终于回到了赛场。
“一开始真的很艰难。”
谈及刚刚回到赛场时的感受,布瓦松也只有苦笑:“你会对自己有很多怀疑,总像是有什么在阻拦着你。”
她还是从ITF开始打起,一点一点的,小心尝试着祛除伤病带来的心理阴影。
今年4月,她受邀参加WTA250鲁昂公开赛,这也是她在受伤之后第一次回到WTA正赛,然后她在首轮击败了英国选手哈里特·达特。
抓马的是,在第二盘大比分落后时,达特居然向裁判投诉说,布瓦松的体味太重,影响到了自己,并试图通过裁判要求布瓦松喷涂除臭剂(“Can you tell her to wear deodrant?”)。
这大概是布瓦松生命里第一次如此出圈,但她并没有回击对手,也没有陷入自证陷阱,而是很聪明的在INS上发了一张图——图中,布瓦松自己拿着一瓶多芬的体香剂,并@了多芬官方:“你们是不是缺一个代言人?”
这波情商拉满的自嘲着实为她圈到了不少好感,但并没能在赛场上帮助她——鲁昂第二轮,她被日本球手内岛萌夏所击败;而两周后的WTA125圣马洛站,她更是首轮出局。
但布瓦松却认为,自己已经开始适应了比赛的强度:“越来越多的比赛,为我带来了自信,一切都在好转。我不再怀疑自己,甚至觉得自己……状态正佳!”
果然,在接下来的ITF圣戈当站,她一路杀进决赛,并拿到了回归之后的第一个冠军——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冠军,法国网球协会决定对她送出一张法网外卡。
“其实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参加今年的法网,刚复出那会,我的世界排名还在500开外……”
而布瓦松没有说出来的是,她不仅没有很专业的教练团队,甚至还没有大牌的商业赞助,就这样穿着蓝色的基础款运动背心和黑色的普通网球裤,再加上一双显得有些发旧的网球鞋,如同一只自由生长的小野猫,闯进了法网赛场。
首轮,14号球场,布瓦松就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世界排名22的梅尔滕斯。
赛后采访时,有记者问她,这场胜利会不会让你感到更加自信,布瓦松笑道:“不仅仅是胜利能带给我自信,我每天所做的所有的一切,都会让我感到越来越自信。”
“但胜利的感觉确实让我感到难以言表。”她补充说。
第二轮,7号球场,击败卡丽尼亚;第三轮,西蒙纳·马蒂厄球场,击败雅克莫。
每一场胜利,都让布瓦松离罗兰加洛斯的中心球场越来越近,也离那些真正的顶尖高手越来越近,但她的心里只有兴奋:“很高兴能活到第二周,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,走得再远一点。”
1/8决赛,布瓦松站上了菲利普·夏蒂埃球场,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情况下,逆转击败了世界排名第三的佩古拉,强势杀入法网八强。
很显然,这是她职业生涯里第一次战胜TOP10选手——但这不会是最后一次,而且下一次,马上就要来了。
1/4决赛,依然是菲利普·夏蒂埃球场,布瓦松的对手是更年轻、天赋更出众的赛事6号种子米拉·安德烈耶娃。
这是一场苦战,首盘比赛就打到了抢七,而现场超高分贝的欢呼声,极大地影响了这场对局,暴躁的小米辣甚至愤怒到一度要将球击向观众席,但布瓦松却是不慌不忙,哪怕第二盘0-3落后,手中的球拍依然稳健不已,然后连赢6局取胜。
安德烈耶娃不是败在了技术,而是败给了心态,也败给了自己。
半决赛,面对世界排名第二的高芙,布瓦松终于触摸到了那层实力上的壁垒——她曾经引以为傲的正手上旋球,无法再轻易打乱对面的节奏,而对方的连续大角度调动,更是打到了她的体能七寸之上。
最终,高芙完成了横扫,半决赛也成为了布瓦松此次奇迹之旅的终点。
有人认为,布瓦松的胜利只是偶然,她强劲的击球力道和强烈的上旋球,在法网的红土地上杀伤力十足,配合她跑不死的韧劲,出成绩并不意外。
也有人觉得,布瓦松本次的法网完全是一场奇迹之旅,成功途径恐怕难以再被复制,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温网,一位技术构成里几乎有95%占比是正手的球手,注定了走不远。
对此,布瓦松只是淡然表示——
“我不认为这是个奇迹。”
“我当然是幸运的,但我之所以能走到这里,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。”
“从我第一天开始打网球就勤勉不休的努力;我去年伤病之后为了康复所作出一切的努力……”
“这都是努力的结果,与其他无关,仅此而已。”
“我不会去想什么温网,从小我的梦想就只有法网冠军。”
虽然布瓦松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,但是,大力击球+强烈上旋+勤勉跑动,又是在罗兰加洛斯,实在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个刚刚退役的红土之神……
而貌似纳达尔当年也曾经被诟病“只会打法网”来着,后来呢?
更何况,布瓦松一度因伤离开了赛场九个月之久,而现在,她那一身凌厉的肌肉线条,纵然无言,亦足以讲述着她远超常人的努力和付出。
布瓦松的右肘上,有着很明显的纹身,写着“Resilience”(韧性),那是她受伤之后特意纹上去的。
这不是她对自己未来的期许,而是她的来时路。
是她在病床、康复室和训练馆里,一步一步的坚持,一滴一滴的汗水;是她在比赛场上,一次一次的奔跑,一分一分的搏杀。
大多数人之所以会为布瓦松而感到动容,绝不只是因为她作为一名外卡选手而成功闯入法网半决赛、世界排名从361位飙升至65位的惊喜,更多的是,被她的不屈意志和战斗精神所感染。
从圣马洛的巅峰到手术室的低谷,从长达九个月炼狱般的康复到排名跌入深渊的困境,这一年里,布瓦松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。
更何况,她没有顶级团队的簇拥,没有耀眼赞助的加持,甚至穿着最朴素的背心,却凭着近乎偏执的自律,硬生生从病床上爬起,一步步走回赛场,最终站在了网坛圣殿的中心球场,与世界最顶尖的对手们一决高下。
这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,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诠释,这份不屈、渴望挑战极限的意志,最终造就了如今的布瓦松。
这届法网,也许会成为布瓦松未来跨域自己极限的新起点,又或者是,如流星般从天际一闪而过的刹那辉煌,但这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至少在当前,在今年的法网里,布瓦松的故事,足以让人们重新去定义“胜利”的含义——它不只属于捧起奖杯的巅峰,更属于那些在至暗时刻依然选择起身、在无人看好时依然选择战斗、用日复一日的勤勉将所谓的“不可能”狠狠踩在脚下的灵魂。
作者:旅行的德鲁伊
淘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